发布时间:2025-04-30 10:40:29 查看次数:551
作为东莞城市学院城建与智造学院的优秀毕业生,黎成丰先生展现了城院学子的卓越风采。从校园创业大赛到乡村振兴领域,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,逐步成长为青年创业导师。本次专访中,黎成丰先生结合自身经历,为学弟学妹分享关于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。
在 “农村创业大赛” 和 “赢在广州” 等赛事中,黎成丰先生凭借出色表现拿下多个奖项。尤其在去年挑战杯创业大赛上,与全省名校争金奖的激烈角逐,让他深刻体会到: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短板在于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割裂——或空有创意难以落地,或埋头执行缺乏突破,二者融合才是关键。而正是在这场赛事中他们对项目落地的精细化打磨,促使他们的团队能力大幅提升。
在他看来,高职生擅长实践,本科生在研发创新上更具优势。若能跨校组队,将二者优势巧妙结合,往往能打造出更强竞争力的创业项目。当下虽有不少赛事鼓励合作,但关键在于将项目真正落地。两类学生应主动打破校际限制,让本科的科研实力与高职的执行力相互成就,如此才能孕育出既有创新性又切实可行的优质项目。
回顾过往,从学生会副主席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,黎成丰先生的母校经历为他的事业发展筑牢根基、注入活力。学生会与校友会经历,为黎成丰先生筑牢事业发展根基。学生会工作锻炼他的组织协调能力,校友会经历借助校友力量拓宽视野。母校师生与校友的关怀,正是他留在东莞工作且常回母校的重要原因。
身为 “千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行动” 的一员,黎校友敏锐地洞察到,未来五年,乡村振兴领域将以 AI 和智慧农业为核心,掀起一场技术革新风暴。在政策的东风与人才的加持下,众多创新方案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从业者唯有积极拥抱这场科技变革,方能精准把握乡村振兴的新风口。
对于学弟学妹的职业迷茫,黎成丰校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。他认为打好职业规划基础至关重要,学校指导课程不可忽视,同时要结合专业知识,积极参与专业对口实践,积累行业认知。迷茫时不必过度焦虑,保持行动力才是关键,实践得越多,方向就越明晰。一旦锚定目标,就需专注深耕,唯有如此,才能走出一条专属自己的职业康庄大道。
黎成丰校友的成长历程印证了城院"知行合一"的育人理念。他强调:"职业发展需要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的结合。"这番经验之谈不仅为在校生提供指引,更彰显了城院人才培养的成效。期待更多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,在各领域绽放光彩!